周末去各大博物馆打卡,或者去图书馆书店感受一下书香。平日下班后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享受艺术文化的幸福感。成都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化素养。
目前,成都初步建设了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了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站3333个,市公共图书馆藏书2539.380万册,2021年各类大众文化活动127001次。每月平均超过1万次的各种大众文化活动在这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背后是更加均等化质量化智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乡
灰色复古砖墙,干净明亮的落地窗,富有设计感的装饰。位于成都金牛区马桥街赵家巷东周寺艺文美空间的格调简约清爽,建成后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在家门口能有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真是太好了。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来享受读书的乐趣。”家附近的居民田昌宇说。
近年来,成都建成了地域文化特质鲜明场面丰富多彩文昌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凝聚作用明显的文化创意主题社区。成都还结合城市的有机更新,在青山绿道蓝网城市金阁银边高级商务大厦旅游景点酒店民宿等地创造了“生活美学新场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文化新场景和“美空间”遍布城乡,与成都博物馆新馆城市音乐厅天府美术馆等标志性大型公共文化建筑融合在一起。
“我们按照‘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权’理念,以高标准建设了227个基层文化设施,正在推进现有基层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升级。积极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目前已完成800个示范点的建设。”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说。
公共文化产品各有特色
不仅要有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设施,还要有好的文化产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增强吸引力,传承和创新,营养和味道都可以?最近,成都计划积极推进“社区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以社区的自然天性文化特性和地域特色为基础,加强当地文化保护挖掘和利用,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形态。
位于成都星火区同父异母路300号的莫边书局图书院不仅拥有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还兼具档案馆展览馆旧书交易交流文学艺术创作等功能。
“我们提倡‘一本好书,一杯清茶’的阅读文化,努力成为人群周围的书香殿堂野集所。”书院主管傅天斌说。
结合金牛区华防地区丝绸文化主题,打造多种休闲娱乐形式,定期开设多种兴趣班,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武侯区老罗地区,依靠现有乐器商家创建“十二乐微博物馆”,举办公益活动,让艺术家进入社区。成都加强社区风貌控制,美学运用公共艺术品移植社区文化认识度不断提高。
“我们还积极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积极保护农耕文化临汾文化香县文化等农村自然人文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文化院大坝乡村剧场非传统习俗场所香堂寺社区博物馆。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成都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牌一镇一店一村一特色”的农村文化新生态。
公共文化服务智能亲密。
智能化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最近,成都建立了“文化天府”服务云和“文旅爱管家”大数据管理平台,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化。
据悉,“文化天府”服务云宗联国家省级区县服务平台横联市民生服务平台循环成都经济圈城市文化服务平台课程注册活动预售场地预订无果教育等23个领域功能覆盖,实现全球公共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成都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厅等。
同时,成都在实现市县乡村全境四级图书借阅“通过偿还”的同时,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与四川省图书馆等异构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和信息共享。成都图书馆和成都经济圈城市公共图书馆的馆际读者推动相互认识通过集群服务而形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