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发生一起事件曝光,网友消费930.9元,却向商家收取931元!
大连,一男子和朋友在海鲜大排档吃饭,结账时发现账单怎么看都不对劲。 仔细一看,才发现总共消费了930.9元,收款时被“反过来注销为零”,收到了931元。
男子一脸困惑地咨询收银员,对方说这是普通的“四舍五入”消零,尾数超过5时向上消,反之向下消。 男性说,没听说过涂零也会上去。 没想到,店员反而觉得男人不可思议,瞧不起男人。 “如果你要给这笔钱,我交给你吧。”
随着该男子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网友纷纷为该男子抱怨:“生气地笑了。”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10月4日,据九派新闻报道,该网友表示店家已经道歉,希望接下来讨论解决方案,同时后续解决方案还在沟通中。 餐厅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是店里的原因,稍后会进行调查。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明码标价公平交易是最基本的原则,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基本权利。 价格法进一步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在定价之外加价销售商品,不得收取未注明的费用”。
正如商家所说,真的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四舍五入”——只要931.4元就丢掉4毛,对很多接受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我可以多给,但你不能多收。 否则,和明夺有什么不同?
其实,“零反向”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比如,前几天深圳一名女生吃饭时被“打零”,从202.6元变成203元。 商家之所以这样“反过来消零”,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少了几毛钱; 另一方面,消费者只是觉得不在意,薅一点羊毛也没有害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