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医生提高临床管理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对全程管理的科学认知,改善治疗现状,降低疾病负担,达成共识。 这一共识强调“诊前-诊中-诊后”全程管理,即诊疗前强调患者教育,帮助患者积极树立诊早诊断的观念; 诊疗中强调医患沟通,基于沟通顺畅和标准化诊疗流程,医生科学制定治疗方案诊疗后强调患者自我管理,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更好配合医生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巍教授表示,共识有助于推动更多一线医生长期管理意识,为医生提供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临床医生诊疗能力。
聚焦长期治疗目标,呼吁医务人员同心共管疾病
特应性皮炎慢性病管理需要医务人员同心。 李巍教授说,许多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就诊时皮损情况已经非常严重,遍体鳞伤,夜不能寐,身体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些孩子和青少年控制不住地抓挠。 有些人生长发育睡眠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社会上也存在障碍,心理上容易自卑,容易抑郁。 因此,特应性皮炎患者应重视自身管理皮肤状况,配合医生有效管理疾病。 在医务人员共同管理疾病过程中,医生应合理使用管理工具进行积极随访管理,根据治疗路径和分阶段治疗方案对复诊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接受全面的患者教育,合理使用管理工具管理自己的病情,通过拍照和生活日记等方式记录皮疹
姚煦教授表示,治疗特应性皮炎,长期维持期的治疗目标是医务人员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和预防疾病复发,预防并发症发生,最终达到长期控制疾病,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 短期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特应性皮炎易复发,只有坚持治疗才能长期改善皮肤状况正常生活。 医务人员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多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安全和经济负担等因素,目前出现了创新的治疗方案。 其中,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精准地通过靶向2型炎症的重要致病因子白细胞介素4,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生物制剂已纳入医保,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好地实现远期疾病管理。
发表评论